澳門大學是一所國際化研究型綜合公立大學。自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和特區政府的關懷和扶持下,依靠澳門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師生的齊心努力,澳大迅速從傳統社區性學校發展成為教研並重的研究型大學。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新機遇下,澳大橫琴合作區校區於2024年12月奠基,成為首間延伸到橫琴合作區開展教學與實驗的澳門高校。澳大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目前共有15學科領域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前1%之列,包括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社會科學總論、分子生物與遺傳學、農業科學、經濟學與商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地球科學學科、數學。隨著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深入推進,位於大灣區西岸的澳大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大學全力配合國家的大灣區科技發展戰略,矢志建設成為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走廊中的重要節點以及灣區西岸的科技創新高地。
澳大在科研方面走小而精的道路,採取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構建高峰和加強合作的研究方針,秉持“P.I.C.K.”策略(以問題為導向Problem orientation、跨學科合作 Interdisciplinary interaction、協同創新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知識轉移 Knowledge translation),重點支持既具澳門特色,符合澳門和國家所需,又順應國際發展潮流的學科方向。目前已形成結合科技和人文的“3+3+3+3”為骨幹的研究戰略佈局,全力支持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智慧城市物聯網)、重點發展三個新興方向(精準醫學、先進材料、區域海洋)、積極推進三個跨學科交叉領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數據科學、認知與腦科學),以及建好三個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澳門研究中心、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展望未來,大學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通過完善和強化研究政策制定、科研平台建設、尖端研究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以及研究服務保障,達至“R.I.S.E.”研究目標(適切性 Relevance、影響性 Impact、顯著性 Significance、卓越性 Excellence),力爭發展成為有鮮明特色的國際化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