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有15個學科領域因被引用次數達國際排名前1%而躋身頂尖學術指標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其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更躋身ESI全球前0.1%(千分之一)。
澳大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的15學科領域
ESI是當今普遍用以評價大學和科研機構國際學術水準及影響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球公認的判斷學科發展水準的重要參照之一,只有近10年來論文總被引次數排列在前1%的學科,才能進入排行,顯示澳大在相關學科領域內作出了重要和持續性貢獻,獲全球學界認同與肯定。
澳大的工程學一直注重學術研究以及科技創新,教研團隊在電機及電腦工程、機電工程、土木及環境工程等學科具有紮實的研究力量,創造了一系列的卓越成果。經過多年發展,形成聚焦微電子、人工智能、機器人、數據科學、智能製造、綠色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的研究版圖,展現卓越的科研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澳大工程學科被引用次數超過70,000次,亦是澳大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研究領域。
電機及電腦工程
澳大的電機及電腦工程系和模擬與混合信號集成電路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發產出尖端芯片,大學更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芯片測量平台。在微電子領域,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集成電路全國重點實驗室積極開展數據轉換、電源管理、無線通訊、語音信號處理等核心技術研究,成績斐然。2023及2024年,澳大獲全球頂級集成電路會議IEEE ISSCC收錄的論文數量位列中國高校第一,突顯澳大在微電子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澳大在微電子研究領域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機電工程
澳大的機電工程機械研究涵蓋四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熱流體與能源工程;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先進材料與智慧製造和智慧屋宇裝備工程。智能機器人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安全監控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機電工程系研究團隊的項目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等資助。
土木及環境工程
澳大的土木及環境工程的重點研究領域是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建築管理、環境工程和海洋環境與工程。科技學院於2019年成立區域海洋研究中心,旨在深入開展海洋環境與工程方面的學術前沿課題,推進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助力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長遠發展。中心結合澳門本地和大灣區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海洋多圈層動力與環境調節機制,濱海城市自然災害與工程,濱海環境治理與資源開發研究。
澳大計算機科學近年蓬勃發展,該學科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24-2025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的學科排名中位列第101位。澳大擁有全國最先進的實驗室之一——智慧城市物聯網全國重點實驗室,在研究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方面具有卓越優勢。澳大學者更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和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多篇高質量論文。
依托澳大智慧城市物聯網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協同創新研究院,計算機學科團隊不斷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與計算系統等關鍵領域攻堅創新,致力開發大規模數據處理和智能推演技術,構建多模態大模型算法,設計高效可靠的計算架構,相關研究不僅在國際頂尖會議和期刊上屢獲發表,更成功轉化為實際應用。
澳大計算機科學在研究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方面具有卓越優勢
材料研究本質上是跨學科的,通常需要具有化學、物理學和數學的良好背景。澳大在化學、物理和材料科學領域匯聚了一支具跨學科背景、擁有強烈創新意識的菁英團隊,研究領域橫跨量子力學、物理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到技術(例如儲能電池,納米光電器件、高分子功能材料)等各實用領域,並非常注重與綠色能源相關的技術研究,旨在為世界面臨的能源和環境挑戰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在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取得了一批傑出的成果,主要包括混合有源濾波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鋅空氣電池、超吸水膨脹及超導電高彈性凝膠材料等。「新型超級水凝膠」的吸水能力出眾,高達自身重量18,000倍以上,刷新世界紀錄。研究院加速碳量子點癌症免疫診療項目的研究進程,推進超表面光學特性研究,以及量子點發光材料與器件的研究等。
在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上,澳大積極融合免疫學、神經科學、合成生物學、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動中藥研究創新發展。澳大在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持續取得突破性進展,該領域於《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24-2025全球最佳大學學科排名33,位列港澳地區第一。澳大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論文發表量穩步增長,全球學科影響力日益提升,迄今在該領域已累計發表超過1,400篇SCI論文,印證了澳大藥物科學學科平台的實力。
在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機制與質量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支撐下,多個藥學領域的標誌性科研平台建設成果顯著,包括澳大藥品監管科學研究中心,獲澳門藥監局認可為第三方中成藥註冊技術審評機構,為大灣區首個專注藥品監管科學與國際註冊策略的研究平台;澳大澳門中藥檢測中心有過百項檢測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等。
澳大建立了世界領先的中藥創新研究平台
澳大精神病學/心理學研究方向主要由健康科學學院和心理學系兩個學術單位共同承擔。根據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澳門大學心理學位列亞洲第10,全球排名126-150。澳大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教育學院以及健康科學學院的教授所發表的心理學和認知領域的頂級科學論文超過500篇,論文在質和量方面名列亞洲前茅。他們還在多個國際學術期刊擔任編輯、副主編和編委等重要職務,當中包括《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Neuroscience Bulletin》、《World Psychiatry》、《The Lancet》、《JAMA Psychiatry》、《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Health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Medicine》、《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和《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澳大所發表的心理學和認知領域的頂級科學論文在質和量方面名列亞洲前茅
澳門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近年取得飛躍性進展,在教育學、經濟學、國際關係、傳播學和犯罪學等領域的研究備受國際關注。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學院及工商管理學院為這些卓越成就作出了關鍵貢獻。這些學院的學術精英多次發表高質量且具影響力的論文,成功助力澳大在社會科學領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根據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澳大教育學科全球排名第126-150。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4-2025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的學科排名中,澳大在教育及教育研究方面更位列全球第20名。此外,教育學院在過去兩年間,於SSCI期刊發表逾400篇教育相關論文。另一方面,澳大社會科學領域在2025年THE學科排名中,全球排名第176-200。社會科學學院去年發表逾150篇SSCI/SCI學術期刊論文。工商管理學院亦涵蓋多個領域,近年在SSCI收錄期刊發表逾200多篇高質量論文,為推動澳大在社會科學研究上作出積極貢獻。
社會科學學科的研究備受關注
澳大健康科學學院在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研究方面不斷取得顯著進展,成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其突破性科研成果在《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世界頂級期刊上發表,還使澳大在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領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學院研究團隊的重大研究成果包括:一)通過運用「合成致死」遺傳學理論,發現一種治療結腸直腸癌的新策略;二)通過分子和全基因組水平研究,發現小細胞肺癌的新藥物靶點,為小細胞肺癌治療開闢了新途徑;三)通過建立熱帶爪蟾胚胎發育過程的三維基因結構圖,進一步幫助人們了解因基因異常而導致的各種缺陷和疾病。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學院在健康和醫療領域的貢獻,並突顯了澳大致力通過健康科學創新研究造福全人類健康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