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龍年新春正月,今期《澳大人》訪問了三位生肖屬龍的學生,以及兩位對龍文化有研究的教授,探討作為龍的傳人背後所承載的民族與文化精神,同時也向澳大人拜年,送上賀年新願。
住在書院的「龍」
龍文化對於華人來說,素來有著深厚的情意結,而適逢這龍年新春佳節,澳大書院舉行「金龍迎春暉」賀歲活動,讓學生們感受過年氣氛,與院長、導師一起動手包餃子,寓意「更歲交子」,喜迎龍年。師生們食過自己親手製作、形如元寶的餃子,預示著龍年吉祥如意、喜慶團圓。
在書院傳統的賀歲活動中,除了載歌載舞外,當然少不了寫揮春這環節。師生們在一幅幅紅紙之上即席揮毫,以秀麗的書法許下新願,當中吉祥語大多以「龍」字諧音配搭,如龍(容)光煥發、國運昌龍(隆)、引以為龍(榮)等。其中,最為亮眼的是來自意大利的國際交換生Martin Di Lorito,他用毛筆寫了「謝謝澳門大學」贈給書院,以表達他感謝大學栽培的心意。
書院裡,住了許多生肖屬龍的學生,張皓玥正是其中一位。她是公共行政碩士二年級生,本科也在澳大畢業,修讀國際與公共事務,一直住在馬萬祺羅柏心書院。她很享受這裡的學習時光,也樂於幫忙學弟妹適應大學生活。「書院的文化氛圍濃厚,尤其是傳統節慶的時候,更能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中國文化中,龍被視為神聖的象徵,如《周易.乾》卦云:「九五,飛龍在天」,更代表帝王的威嚴。張皓玥說:「我從小就喜歡龍的圖騰,亦有史書記載黃帝本身就是龍,而百姓將黃帝認作是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因此我們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
解讀澳門八景中的龍
龍的傳人這一概念,從不局限於字面上的理解,背後更承載著富生命力的人文精神,這也對澳門有著根深柢固的影響,如在地名上(如龍嵩街),過往亦有澳大學者對龍與澳門的關係及文化傳承方面作出研究。其中,龍的概念更融入中葡文化共存的特色上,如澳門八景之一「龍環葡韻」。
澳大中國語言文學系榮休教授鄧景濱在《澳門名勝楹聯之氹仔別稱》一文中談及,「龍環」一名見於氹仔多個碑銘匾額之上,如天后宮「福蔭龍環」匾額、三婆廟殘碑「自擇於龍環之麓」、北帝廟銅香爐上的銘文「龍環北帝廟」等,因此「龍環」應是氹仔舊稱。鄧教授引述碑文指,昔日澳門以漁業為生,船泊「龍環」,望有龍庇蔭,祈求出海風調雨順。
如今,「龍環葡韻」恰到好處的描述了氹仔海邊馬路的多座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公園等一帶如詩似畫的迷人景致。鄧教授形容此命名別具詩意,不僅揭示著昔日氹仔的歷史,還象徵著澳門社會中葡文化共融的面貌。新的一年,他祝願祖國國泰民安、澳門繁榮昌盛。
與「龍」競技
除了地名外,龍文化還常出現在大眾的康體運動之中,而澳大也有舞龍、龍舟的運動校隊,這兩項運動的精髓就在於把龍的神韻傳達出來。生肖屬龍的周閔群,是傳播系四年級學生,也是澳門龍舟隊、澳大龍舟隊的成員。她認為,舞龍、龍舟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隊員們不僅需身手敏捷,還要配合鼓樂合奏,通力合作,喻意團結精神的傳承。
龍舟鑼鼓聲響,彩旗迎風飄揚,健兒揮槳如飛,背後是傳承已久的龍舟文化。周閔群表示,古人崇龍敬龍,還把舟船製成龍形,以競渡形式逐疫祈福、攘災迎祥,後來又與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習俗相融合。
對她而言,龍是生猛無比、氣勢十足,而龍舟是一船人的上下一心,用青春和熱血,勇往直前。龍年畢業在即,周閔群希望自己今年勝舊年,能規劃好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迎接更多不同領域的挑戰,同時還祝願母校越辦越好、教學蒸蒸日上,親友龍精虎猛、身體健康。
龍文化的海外傳播
隨著歷史的演變,龍文化從古代走向現代,亦從中國走向海外傳播。澳大中國語言文學系師生以民俗學角度,對中國龍文化開展研究,並將相關成果結集成書,在2019年出版《中國龍文化研究——以澳門舞醉龍及其他個案為中心》,由該系榮休教授鄭德華主編。該書探討中國龍文化如何從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演進,如何從農村向城鎮及海外傳播,其中更以馬來西亞柔佛新山的舞龍風俗作考察,分析龍文化如何走向國際的文化舞台。
柔佛古廟的舞龍遊行,對來自馬來西亞、修讀金融科技碩士二年級生Aymo Khoo而言,並不陌生。他指出,從小認知龍是中國的一種文化象徵,許多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東西都離不開龍,「特別我們在2000年出生的『千禧寶寶』,從數據上看,這一年馬來西亞出生的小孩特別多,也許是因為吉祥的關係,小時候就有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長大後,Aymo發現世界上有多個古代文明,或多或少都找龍的蹤影,如馬來西亞、馬來文化裡的Naga(那伽)。「在馬來西亞,我們把印度的長米飯稱為 Beras Naga(龍米)、火龍果叫 Buah Naga(龍果),我的家鄉春節氣氛相當濃厚,相信跟澳門不遑多讓!」
去年,Aymo跟澳大其他國際生在大年初一到大三巴前看舞龍,感覺很有氣氛。今年,他回去了馬來西亞跟家人團聚,「在外國讀書這麼久,真的想家了。在此希望龍年家人身體健康,教授萬事勝意,自己和同學則學業進步、研究進度如期,最後祝願世界和平。」
延續不斷的人文精神
龍文化核心的人文精神,包括堅毅、團結、進取和創新,已融入民族的血液中,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譚美玲如是道。譚教授也是澳大中國龍文化研究的骨幹成員,其中更專門對「澳門魚行醉龍節」作深入研究。她透過把舞醉龍的時、人、地因素的發展梳理清楚,窺探舞醉龍如何從一個小漁村的活動變成一個城市的節日。
譚美玲教授在研究中發現,澳門龍文化流露著一種可貴的情懷,能帶動和睦的鄰里關係,使人返樸歸真。「每當看到賣魚、買魚的居民,在歡欣節日中相聚於菜市場,深深感受當刻無分彼此。大家席地而坐,圍著食飯,有說有笑,祈求吃過『龍船頭飯』後,就能長命百歲、丁財兩旺。」
她認為,當醉龍舞動起來時,就不難察覺澳門即使急速發展,社區仍保存著龍文化的信仰精神。「也許,龍的身軀,驟眼看去是一節一節的,但當中節節相連,環環相扣,就如民眾與習俗、社群與行業、社會與地區,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彼此都是有著關聯的,而這份團結一致精神更將是延續不斷的。」
文:余偉業
圖:編輯部,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澳大人》第1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