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周明明與廣州數說故事資料智慧中心總監牟昊聯合撰寫的學術論文《新冠肺炎對中國公眾對線上教育看法的影響分析報告》,提出了改善線上教育的實用建議,獲國際期刊《教育技術研究與發展》(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刊登。該期刊是教育領域內唯一完全專注於教育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學術期刊,在全球國際教育技術期刊中排名第6。

該項研究緣起於數說故事資料智慧中心所提供的社媒資料及演算法模型,周明明在研究中對比分析了疫情前中後期公眾對於線上教育的輿論變化,相較於常見的分析線上教育的研究,是次研究通過分析海量的公開社交媒體(微博)資料,研究的時間週期覆蓋疫情前、中、後期三個階段,全面分析中國的公眾意見。此研究結合了自然語言處理的深度學習技術,綜合利用了先進的情感分析技術以及主體模型挖掘方案,使得公眾意見的探查變得更加容易解讀也更加精確。研究中所採用的這種創新型研究方式,打破了傳統研究中的局限,通過大規模洞察社媒平台用戶的真實發聲,為改善線上教育的體驗提供更有益的建議。

研究發現,疫情爆發時期,微博上關於“線上教育”的聲量暴增,並在2020年3月達到峰值430,566條。2020年5月開始,聲量逐漸回歸至正常水準。從發聲群體看,發現討論線上教育的用戶主要來自女性。而在疫情爆發前後,均未觀察到顯著的性別差異,説明在教育模式的改變下,女性會更加關注,亦更容易受到教育模式轉變的影響。疫情期間,公眾對線上教育的負面看法飆升,高於正面和中性觀點的總和。進一步對發聲內容的研究顯示,疫情前公衆多關注線上教育的網路速度、可靠度及用戶體驗。疫情爆發後,大家更為關注線上教育本身的課程安排,課堂交流互動是否順暢,是否有各種技術支援等話題。疫情平穩後,人們的關注點遷移到社會教育政策的決定對學生及學校的影響。除此之外,“抗拒”、“困倦”、“焦慮”等關鍵字亦開始頻繁出現在微博內容中。

周明明目前擔任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代副院長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在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技術學領域潛心研究十餘年,利用教育大數據對學生在不同學習情景下的認知、元認知、態度、情感等重要元素進行探索。是次研究得到澳門大學(檔案編號:MYRG2019-00001-FED)的資助。論文全文可詳閱: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23-022-10080-5

新聞來源:教育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電話:(853) 88228004
鄭家宜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prs.media@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