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誕下的寶寶還未滿兩周,楊伊琳在家人的認同和支持下,毅然到澳門大學深造、 提升專業視野。這位女將2008年與隊友創造歷史,為中國奪得首枚奧運女子體操團體金牌;2013年因腰傷告別賽場。十年轉眼過去,從奧運冠軍、高校體育教師,再到博士生,楊伊琳也找到新的人生目標:幫助新生代運動員追夢。
坐月子仍堅持上學
周六清晨,天還沒亮,楊伊琳輕吻熟睡中的寶寶的臉龐,然後離家,匆忙從廣州出發,趕赴橫琴口岸通關,準時八點半到澳門大學上課,迎接連續兩天由早到晚的密集式學習。仍坐月子的她,行裝上除了衣服和筆記本電腦外,還有母乳保存瓶。
楊伊琳在2020年加入中山大學當體育教師。執教一年多後,她發現自己對推動高校體育發展有更大的擔當和作為,不過前題是要有更高層次的視野。於是,她仔細研究了粵港澳大灣區不同高校的優勢,最終選擇了澳大,報考公共行政博士DPA課程。
她說:「澳大近年發展非常好,在大灣區的高等教育質量評價非常高,而我感興趣的DPA課程學術與實踐並重,可以幫助提升思考政策問題的層次,適合我的職涯規劃。」
也許,唯一讓楊伊琳始料未及的是新生命的誕生,「去年申請入學時沒想到會懷孕,更沒想到剛生完寶寶兩周後就馬上要開學。讀博是我人生另一個里程碑,我不想錯過。幸好得到家人體諒,讓我無後顧之憂裝備自己,開展更高的人生追求。」
十字路口的抉擇
坐月子,是女性產後復原身子的重要環節,楊伊琳當然明白這點,畢竟這是她的第二胎,而且初生女兒還在「扭抱」階段,需要媽媽多陪伴。可是,她也清楚DPA每一堂課很重要,尤其是自己並非公共行政專業出身,需要急起直追。因此,要同時兼顧「媽媽」與「學生」的角色一點也不容易,每次離家兩天上課,內心都是一場掙扎。
克服內心掙扎,靠的是信念。從五歲起,楊伊琳加入體操隊,無論炎夏抑或寒冬,每天早上5點半堅持鍛煉,即使奪得奧運冠軍後亦不曾鬆懈,直至腰部嚴重受傷,不得不退役。「離開國家隊大門那刻是很傷心,現在回想起來還會心酸,但我沒有放棄,深信總有一天能以別的身分重返賽場。」
漫長的艱苦訓練,鑄造了她強健的體魄、堅韌的意志力。面對人生十字路口,楊伊琳選擇努力讀書,積極提升自我,把握身邊每個機會。
她說:「以前職業運動員的訓練,是為了實現奧運冠軍的夢想,而現在更多的思考運動員如何平穩轉型,規劃自己的下一個職業目標與方向,這涉及到國家體育的健全發展,跟公共政策息息相關,這也是我到澳大深造的初衷。」
學習解讀行業問題
訪問當天,剛好輪到楊伊琳的小組上台演講,分享課題報告。台下是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以及30位來自不同行業的精英同學,包括立法會議員、企業領導、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澳門特區政府公務員等,讓她倍感挑戰。
楊伊琳說:「我們班小而精,同學們在各自領域都獨當一面,也對公共政策的難題有獨到見解,這也讓我更享受學習的過程。」
上午課堂後,楊伊琳僅得一小時吃午餐,其後馬不停蹄,從校園趕抵澳門國際銀行開始下午的課。「DPA課程內容豐富,強調要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當中,因此安排我們到不同領域的機構參訪和座談,了解行業發展。」
課程雖然緊湊,但她樂在其中,「每堂課都是一次頭腦風暴,老師會引導我們從更高層次、更多角度去洞察和解讀行業問題。如今次到銀行參訪,能多了解大灣區內的金融市場如何互聯互通,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
反思體育政策
現代社會公共政策無處不在,影響所有個體和組織的方方面面,楊伊琳認為,推動高校體育發展本身也是一個政策問題。「大學是社會精英輸出的場所,體育除了強身健體,更是讓學生懂得甚麼是規則,懂得如何面對失敗,因此高校體育也是全人教育重要一環。」
為更熟悉內地公共管理的沿革,楊伊琳十月下旬赴北京參與為期一周的DPA研學團,在胡偉星院長、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文博帶領下進行了一系列學術考察,藉以對北京的社會發展和公共管理實踐掌握更多一手資訊。其中,國家行政學院是研學團重要的一站,「我們向專家學者取經,深入了解國家政府的職能轉變、體制改革等。」
如今,楊伊琳已度過第一個學期的博士生涯,她形容這段學習時光「乾貨滿滿」,對公共行政、治理實踐有了新的認知,亦逐漸學到從不同層面分析公共政策,對她的工作帶來新的思考角度。
她說:「我們需要合規、合理、完善的政策制度,搭建更多元化平台,讓學生在不同階段都有參與體育競技的通道,在賽場全力以赴。」
幫助新生代追夢
忙於學習同時,楊伊琳還會抽空給澳大的體育校隊加油打氣,以「名譽校隊顧問」身分提供一些體能訓練和技術指導,並向學弟妹分享她的成長經歷。「退役後仍可在其他崗位貢獻體育,尤其是幫助新生代成為追夢的人,這是我現在作為老師的使命。」
她說:「每個冠軍的成長,從來都不是幾個人努力這麼簡單,背後有一支寂寂無名的團隊默默耕耘,公共行政這門專業讓我從更高的維度正視問題。我希望儘快學有所成,把運動員所感、所知、所想與政策結合,共同為國家的體育發展而努力。」
文:余偉業、資深校園記者張嘉禾
圖:編輯部,資深校園記者任凝、張嘉禾,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澳大人》第1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