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的精神是活用所學服務他人,回饋社會。澳門大學致力培養具備知識涵養、善於作為的公民,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以外的社區服務項目,助力提升社區的正能量。今期《澳大人》探討大學如何透過本科教育的社群教育、實踐式教學和學生組織,為學生提供服務學習的機會,並專訪三位服務不同領域的學生,分享他們在過程中的得著。
構建服務學習平台
澳大本科教育積極推動學生全人發展,尤其在2014年遷入新校園後,透過全面推行住宿式書院系統,構建體驗式學習平台,培養學生公民責任心尤其重要。書院通過「服務學習」賦予學生更多機會從策劃和籌備社區活動中實踐所學,幫助他人。十所書院定期開展多元的服務學習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策劃及投入志願工作,通過觀察、反思和具體經驗作為實踐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
每一所書院匯聚了來自不同學科、文化背景的學生,運用各自的專長,舉辦社區服務活動。經過多年探索,十所書院的社區服務各有特色,並形成了鼓勵學生自發參與的機制。他們身體力行,關注眾多的社會議題,如推動綠色生活、偏遠地區的教育、關注長者心理健康等,多年來為內地、澳門及海外社區提供服務,關懷弱勢社群。
多元的可持續社會服務
如今,書院已成為「服務學習」行之有效的平台,支持學生連繫社區,拓展可持續的社會服務。例如,霍英東珍禧書院的師生每年到內地偏遠地區,開展義教活動,先後踏足了海南、貴州、江西、雲南、湖南、廣西等省區,在13所學校共400多個班級為20,000多名中小學生提供各種課程。他們還與多間國際社會企業合作,將健康衛生和環保的知識融入教學當中。
又例如,曹光彪書院的師生每年為患有唐氏症的兒童組織系列活動,給唐寶寶家庭送上溫暖和陪伴;鄭裕彤書院的師生響應國家號召,為江西省修水縣籌集善款,支持農村振興計劃;蔡繼有書院的師生策劃「與輪同行」活動,定期參訪老人院,陪長者閒話家常,該書院院長梁美兒教授表示,學習從不局限於課室,社區服務也能帶給學生豐盛的學習體驗。
從服務中自我探索
書院系統作為實踐社群教育及知識整合的學習平台,通過走出課堂的體驗式教學,栽培學生成為具備知識涵養、善於作為的良好公民。書院將「服務學習」視為培育學生個人成長的重要手段,並透過各項社區服務項目,讓學生從中發掘感興趣、配合其個人特質及專長而又願意投身的範疇。
「服務學習」最終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和反思。何鴻燊東亞書院導師陳宇威博士定期舉行社區導賞,帶領學生深入社區,了解不同社群的生活面貌。該書院義工隊成員、中國語言文學系二年級學生甘芷伽表示,透過參與導賞,能認識到澳門社區的構成、人文脈絡和歷史,切身體會到不同社群的需要,讓志願工作開展時更為貼地,「這也讓我學會多角度思考社會問題,凝聚身邊的力量令社區變得更好。」
善盡社會責任
澳大的學院亦與書院發揮協同育人的優勢,在學術課程設計上強調社會責任,培養學生提出及解決社區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更能結合實踐,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技能。例如,教育學院成立了STEAM教育服務隊,培訓學生成為種子教師,從社區層面普及STEAM教育工作,以配合實踐「教育興澳」的施政理念。
服務隊每月定期到澳門科學館,給6至9歲的小朋友提供STEAM工作坊,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吳子勝是馬萬祺羅柏心書院、教育學院三年級學生,也是服務隊的創隊隊長,在科學館服務已超過一年。他從工作坊上觀察到小朋友的注意力通常只能維持8分鐘,但他相信「沒有知識點是枯燥乏味的,差別就在於我們怎樣去教。」
每當服務隊完成教案後,都須交由教育學院的教授審核,以確保STEAM教學的質量。吳子勝指出,備課相當耗時,同一概念往往要多次以不同的方式重覆,這樣才能激發起小朋友對科學的好奇心。「短短40分鐘的工作坊,通常需要用十多倍的時間去備課,我們著力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讓他們帶著興趣去主動探索問題,期望能啟發他們的科學頭腦。」
助建設社區凝聚力
澳大現有過百個學生組織及校隊,讓學生展現專業以外的所長,發揮自己的潛能,自主組織及提供社區參與的服務,增加社區的正能量。例如,澳大國旗儀仗隊作為全澳公立高等院校第一支學生國旗儀仗隊,以向社區推廣國旗文化為己任,經常到多間中小學宣講國旗文化,指導中小學升旗儀式的訓練,助力增強青少年的國家認同。
高雅柔是馬萬祺羅柏心書院、傳播系三年級學生,也是儀仗隊的副隊長,每週定期到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為小學生提供專業的升旗培訓。「小學生活潑好動,要他們專心一致,跟隨指令做動作,實在不容易。但經過大半年時間的相處,他們現在站軍姿、正步走有板有眼,能全神貫注的保持著拿國旗該有的姿勢,肅然起敬。」
高雅柔說:「我們向中小學生示範升旗、降旗、折疊和展示國旗的儀式和規範,並講解每一個動作背後的意義,這些禮儀體現了對國旗的尊重和對國家的敬意。升旗訓練可培養學生自律守紀,提高他們愛國愛澳的情操,加強社區的凝聚力。」
拓展學生的領導力
澳大書院回顧多年經驗,指出儘管「服務學習」的目標並非培養領袖,但無疑提升學生具備領袖所需的能力,包括自信、溝通技巧、人際關係、團隊協作、解難能力等。霍英東珍禧書院副院長蔣怡博士表示,「服務學習」將社區服務和公民教育結合,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蔣怡博士說:「『服務學習』中的反思和探討,是有效的再學習過程,讓他們將愛心轉變為行動力,進而發展領導力。不少參與內地義教服務的學生,後來積極投身書院院生會和其它學生組織,成為出色的學生領袖。」
文:余偉業,實習校園記者丘子晨、胡經緯
圖:編輯部,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澳大人》第1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