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在於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職業興趣,及早拓展畢業後事業所需的相關技能。重視學生全人發展的澳門大學,通過引入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認證,讓教職人員系統地協助學生規劃事業路向,使其將來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把握發展的機遇。

系統化為學生規劃生涯藍圖

在澳門大學霍英東珍禧書院的庭園,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院生就個人興趣和未來事業發展方向等進行討論。在生活上經常與學生接觸的副院長蔣怡博士在旁細心地傾聽院生的分享。今個學期快將結束,蔣怡博士關切地詢問他們的暑假計劃:「大家打算怎樣過這兩個月的悠長假期?會否考慮到哪些地方遊歷見識?或找一間機構去實習呢?」她認為這些問題值得院生思考,「我希望剛忙完考試的同學能珍惜時光,及早為自己個人發展好好規劃。」

澳大的學生由大學一年級踏進書院成為院生的那一刻起,就與書院的院長、導師和同儕成為「家人」,除了從自身所屬專業的學院得到豐富的學術資源外,亦能在書院的各項活動中不斷探索自己,這也是澳大的教育特色之一。有著30年育人經驗的澳大副校長(學生事務)莫啓明教授,同時也是霍英東珍禧書院院長,一直重視青年生涯輔導的工作。他指出,大學致力向學生提供富啟發性、體驗式的育人環境,其中生涯規劃是全人教育中重要的一環,「書院裡的院長、導師,負責學生事務的職員等,甚至體育教練等都是學生成長的啟發者、陪伴者,他們能從相處中幫助學生規劃合適的生涯藍圖。」

為了更好輔助學生儘早開展生涯探索,40位擔任學生事務工作的教職員在2022年12月一起參與澳大聯合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舉辦的「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GCDF)與「北森生涯規劃師」雙證培訓課程。莫啓明教授說,「過去我們一直都在生涯教育方面默默耕耘,而現在引入的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雙證課程,是專為經常與學生接觸的教職員而設,讓他們透過標準化的職業生涯諮詢流程及專業諮詢工具,系統化地為學生規劃個人的生涯發展。」

助學生作明智的生涯抉擇

每當院生遇到學業或個人成長的困惑時,都會找書院的教職員傾訴,每間書院均設有適切的輔導空間,讓院生暢所欲言。蔣博士在書院教學將近10年,這些年來,每天與院生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見證生涯規劃對院生有莫大的裨益。因此,為使書院的生涯輔導工作更為系統化,蔣怡博士報讀了「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雙證培訓課程。訪問期間,她展示了輔導學生生涯規劃中使用的評估方式,以及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量表、職業技能卡、價值觀念卡等專業的諮詢工具,同時還示範如何利用這套諮詢方法協助學生更清晰表達自我,使他們更認識自己性格和興趣,並發現自己的長處,從而找出更適合自己的職業範疇或未來發展的路向。「這次培訓提醒我們作為生涯規劃師的素質要求和角色定位,我們的工作不是直接給答案,而是指引學生如何探索更多的可能,如何利用好大學資源,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對大學新生而言,除了對學習環境不熟悉,更多的是對生涯發展缺乏認知,因此他們需參與由學院和書院共同開辦的「書院體驗式學習」必修課程,通過系統化的學習規劃,幫助學生培養專業以外的軟實力。常鼓勵學生「作中學」的莫啓明教授說,我們透過採取課程化的規劃方式,啟發新生在大學四年裡如何裝備自己,教導他們如何把遠大的目標分成一個個可行的小目標,並融入於學習生活中,「除了打好學術基礎外,更學懂如何規劃好大學四年的學習目標,從知識實踐的過程中發展自己潛力,這樣更有利學生作出明智的生涯抉擇。」

多方位支援學生生涯發展

對市場需求及行業趨勢越熟悉,就越能配對上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因此澳大提供多個途徑支援學生規劃職業路徑。例如學院書院不時有校友回來,與學弟妹分享其業界經驗,讓他們借鏡。校友林斌、方志培是澳門的工程師,今年4月與另外兩位業界好友到書院,分享他們對機電工程行業前景的看法。他們四位分別在不同企業擔任不同的工程崗位,讓在場的學生了解到機電工程專業對應的職業選擇。蔣怡博士指,通常學生對專業的職業路徑的認識較為單一,一個專業往往跟產業鏈縱向橫向的許多上下游崗位匹配,「由於缺乏行業資訊,學生大多對生涯規劃無從入手,因此校友的建議有助學生選擇職業路向。」

每年3月,澳大都會舉行就業及實習資訊展,今年有超過110間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和機構參與,提供逾3,000個職位。同場亦舉辦了一系列就業指導講座,幫助畢業生就業。澳大學生事務部學生輔導處處長蘇桂龍博士指,大二、大三的學生亦可在資訊展上接觸到多間企業,多了解澳門就業市場狀況,反思自己的技能和經驗能否突圍而出。「透過現場的諮詢,學生除了能爭取實習機會外,更可總結目前取得的學習成果能否滿足企業就業配對的需求,這也是生涯規劃中重要的一環。」

此外,澳大還設有生涯發展中心,透過提供多元的工作坊、業界分享會、諮詢服務,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或鼓勵他們提早為就業或升學深造做足準備,甚至提升有「老闆頭腦」學生的創業技能。例如,有志創業的學生可小試牛刀,組隊參加學生商店比賽,與其他隊伍競爭學生中心小店的經營權,嘗試當老闆的滋味,累積創業經驗。蘇桂龍博士說:「學生更可參加澳大創新創業中心的創業比賽,加強市場調研、商業規劃、財務管理的知識,借助國家級眾創空間的優勢爭取資源,孵化自己的項目。可以說,澳大是全方位支援學生的生涯發展。」 

灌輸予學生生涯規劃的價值觀

未來的就業崗位很多都需要複合型人才,學生在大學期間應如何提升就業競爭力?從事學生生涯輔導工作10多年的蘇桂龍博士,一直密切留意人力資源需求趨勢的變化,「現在連插畫都可由AI代筆,因此插畫家也需要提升技能,往專業的其它方向進發。在這個世代,最吃香的是具可轉移技能的T型複合型人才。」

蘇桂龍博士解釋指,字母「T」一豎指的是專業技能,如扎實的行內知識;而一橫則代表通才技能,如人際溝通能力、科技應用能力、解難創新能力等。當一個人的「T」字越深越廣,技能轉移的空間就越大,生涯適應力亦會越強。他曾遇過一位傳播系的學生,由於自身對幼兒教育有濃厚的興趣,她畢業後回澳大繼續進修教育學院的學位後證書課程。後來她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順利當上了幼稚園教師,其中的原因是她的溝通技巧和製作影片的能力。「現在幼稚園都需要招生宣傳,甚至涉及社交媒體的經營,與其找單一技能的攝影師,倒不如找一位熟悉教學的老師協助拍攝影片,這樣更能人盡其才。」

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普及,以前要半日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可能半小時就能完成,也意味著將來有部分的工作崗位會被淘汰。蘇桂龍博士說:「學生因此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時刻準備自己適應改變,這也是生涯規劃中的關鍵要素。」他常鼓勵學生多拓展社會網絡,多從事社會參與,「凡事不要只著重於眼前的利益,嘗試為別人服務,為社會帶來改變,實現自我價值,這也是我們在生涯規劃中灌輸的理念。」

為運動員拓展出路

在澳大綜合體育館的籃球場裡,坐滿運動成績優異的高三學生,他們曾代表澳門參與國際/區域賽事,部分更取得佳績。這些學生用心聽著體育事務總監周桂慈的分享,了解澳大特設的校長推薦傑出運動員入學計劃的同時,亦開始認識生涯規劃的概念。「比起其他學生,運動員更需要為個人發展做規劃。」周桂慈說:「我們透過生涯規劃率先為高中生歸納學習興趣和長處,協助他們選擇專業。」體育事務部先後到訪庇道學校、粵華中學、慈幼中學進行講解會。「運動員為澳爭光,我們要為他們的前程拓展更寛的路。」

高強度的體育訓練、比賽,同時還要兼顧學業,佔據學生運動員(尤其是澳門代表隊成員)的大量精力和時間,周桂慈指,他們未必有太多時間了解人力市場的發展及人才需求,為自己畢業後的職業生涯作妥善規劃。因此,體育事務部致力在職業生涯規劃上幫助學生,以減輕他們面對就業、學習及運動成績三方面的壓力。例如推行「澳大運動員就業及實習計劃」,通過與不同企業機構合作,專門為學生運動員舉辦就業講座、即場招聘面試、企業參訪、實習生計劃等,協助運動員進行職業配對。她說:「如2月在創新創業中心舉行的特別招聘會,吸引70多名即將畢業的運動員參與,其中合球隊成員、數學系的大四學生先拔頭籌,成功獲聘。」

「除了鼓勵運動員做好生涯規劃外,我們更要讓企業老闆看到他們的優點。」周桂慈強調,澳大運動員的優勢在於他們修讀不同的專業,有一技之長,而且在長期高強度的訓練、比賽,使他們有驚人的專注力和毅力,以及抗逆正向的心理素質強大,他們是人才市場的優質新力軍。

「我們現積極拓展校企合作,如金沙中國、澳娛綜合、美高梅、中國建築、南光集團等,既願意為運動員進行即場職業配對,亦提供彈性的暑期實習,使他們能在暑假期間參加體育比賽或全國賽。這些措施不僅豐富學生個人經驗,提升他們日後的就業競爭力,更有利於澳門體壇的長遠發展。」

從試煉中擴寬世界觀

許多校友因為曾參與書院的體驗式學習而得到啟發,更清楚自己的能力,並在事業上敢於不斷挑戰自我、拓展潛能。如今面對世界格局變化、區域融合、多元產業發展等挑戰,莫啓明教授認為有充足的自我裝備,顯得尤其重要,而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是年輕人發展的機遇。「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優化學生生涯規劃的關顧工作,鼓勵更多學生提升生涯規劃意識,及早做好個人學習及未來發展路向的規劃,為學生畢業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準備。」

人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是在探索舒適圈以外的可能。書院將繼續組織學生到大灣區及內地城市考察,讓他們認識內地發展的現況。莫教授常勉勵學生:「先放下心中既有的標準去看每件事情,勿被習慣的生活圈子束縛著。每逢到新的地方發展,當中文化的差異、觀念的碰撞,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只有嘗試不同的東西,然後你的世界觀才會變大,才會變得更加多元開放,去接納不同的東西。當你真正能把人生格局打開,今後無論到哪裡工作,你都可以適應當地的文化和團隊協作。」

文/余偉業

資料整理/校園記者張嘉禾

圖/編輯部,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英文翻譯/蘇恩霆

來源:《澳大人》第1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