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任教10多年後,藍志雄教授在2021/2022學年轉換主跑道,出任呂志和書院院長。過去短短半年間,他在澳大的生活有了不少轉變,從過往全心鑽研自己的學術研究,到現在全天候與學生生活、運動和學習,致力在書院營造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大家庭。

從新加坡到澳門

藍志雄生於新加坡,父母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他小時候家中有一些飛機相關的書籍,引起他對機械的好奇。中學畢業後,他先到新加坡武裝部隊服役兩年,期間擔任教官,退役後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修讀機械工程。藍教授說:「我的父母不太管我的學習,我十幾歲有次還聽到他們私下說,覺得我未必讀得上大學。在寬鬆的家庭氛圍裡,從小到大我都根據興趣去選擇科目。」

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後,他才發現自己最感興趣、最好成績的科目都跟商業有關。大三那年,他到一間工程公司實習,無意中接觸到一群既懂工程又懂營銷的專業人士,令他對市場學產生興趣,於是在大學畢業後往澳洲墨爾本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期間到德國當半年交換生,然後在當地的德意志銀行實習,之後到西澳大學攻讀市場學博士,2005年第一次來到澳門,從而在澳大開展教學生涯。

小時候藍教授在家裡講客家話,在學校和社區講英語和華語,也經常看香港電視台的粵語劇集:「所以我第一天來澳門時,感覺街上的人都在拍劇,好像進入了電視裡面的世界,感覺有點奇怪,但一年後我就適應澳門的生活了。」

過去十多年,藍教授見證澳門和澳大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他感覺最深刻的是大學和各學科的國際聲譽顯著提升,令他倍感自豪。除了在工商管理學院任教市場學、綜合度假村及旅遊管理等學科,藍教授也在2016年至2021年出任認證總監,協助學院取得多項重要的商學院國際認證。

與學生共同成長

2021年8月來到書院後,藍教授發現以往在學院與學生的相處模式其實有許多局限。過去很多時候他在學院都埋首研究,除了在課堂討論授課內容,與學生交流不多,有時學生會到他的辦公室討論學業和升學,但通常不會聊太久。「在學院,學生有一種來匆匆、去匆匆的感覺,相反書院的節奏比較慢。」

藍教授說:「在書院,從早到晚,無論是在飯堂、圖書館還是健身室,我都有機會與學生相處,感覺更親近。」有一天,他遇到一個不太熟悉的同學,對方突然問他有沒有空,想跟他聊一會:「最後我們聊了半個小時,談論她要報讀甚麼碩士課程。很多時候,學生有些困擾解決不了,但又不好意思專門約學院的老師。」

「我出任院長前,除了是工商管理學院的教授,也是何鴻燊東亞書院的非駐院教員,有時會出席高桌晚宴等書院活動,也會在書院跟學生打乒乓球,但要到我真的住在書院後,才有機會深入了解學生。」藍教授也會在書院跟學生討論學術問題,但更多是討論他們未來的職業路向和個人成長的心路歷程,也因此對書院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書院,大家之間的融洽相處和友愛互動,讓我深深感受到這裡是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大家庭。」

在書院的工作和生活,令藍教授深刻體會到教育遠不止於課堂,「日常生活也是一種學習,每個人都有其長處,大家聚在同一空間生活,經常可以彼此學習,共同成長。所以,我也經常能從同事和同學身上學習到可以令自己變得更好的東西。」

營造學術和體育文化

採訪當日,藍教授在辦公室介紹他的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和高爾夫球桿,還有一塊來自劍橋大學、寫滿簽名的板球拍。「我在2015曾到劍橋大學克萊爾學堂當訪問學者。劍橋的書院制歷史悠久,而體育是書院生活的重要一環。在一次年度師生板球比賽後,所有參賽的老師和學生在這塊球拍上簽名留念,我一直十分珍重這份特別的紀念品。」

履新後,藍教授致力加強書院在兩方面的發展,其一是營造一股熱愛體育的文化,例如他每週也會抽空跟學生在書院的羽毛球場練習,也會跟他們練習乒乓球,協助他們準備院際比賽。「我希望每個呂志和書院的學生至少會參與一項運動。我有這個想法,部分是來自我的爸爸。他在1950年代是馬來亞羽毛球國家隊成員,教了我很多體育知識,令我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我相信體育可以練就一個人的品格,培養領導能力和合作技巧。」

另一方面,藍教授希望建立一種同學們互相支援的學術文化,因此他竭力推動呂志和書院成立了學術部。「學術部基本上是由學生運作,我們希望學生互相幫助。這個計劃類似一個學生小導師培訓。如果同學們有需要,也可以通過學術部到學院找教授幫忙。」藍教授表示,書院也會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協助他們在學業上有更佳表現。此外,書院最近還開設了編程課程,加強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來源:《澳大人》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