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人》

剛調至校園服務處擔任主管一職的曾偉紅(Betty),每日須應付大量的工作和會議,但熱愛工作的她卻極享受這份忙碌。她在澳大已工作17年,先後調往八個不同部門,闖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外表斯文的她處事幹練巾幗不讓鬚眉,在事業上取得成績,靠的是甚麼?她輕描淡寫說:「態度主宰命運。」是的,要在事業上摘取成功,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你處事的態度。

 

一職多務,鐵人是這樣煉成的

澳大英文傳意學士畢業後,Betty一直有意投身母校工作,於98年入職澳門研究中心。由於當年資源有限,連同她在內只得三人營運整個辦公室。「從財政預算、採購、建議書,統統都要邊學邊做。」後因機緣巧合,Betty被調往前總務部,接觸不同層面的工作,例如人事和校園管理等。她坦言:「這並非易事,只好硬著頭皮努力學習,希望比別人成長得快。」上進的她,無論工作多忙仍不忘進修,在繁忙的日子裡堅持每晚上課完成澳大商科碩士學位。「當時為爭取時間溫習,每天中午只好以杯麵充飢。」那段時間儘管辛苦,現回頭看,

她認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關比一關難,從學習中成長

在前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博士、副校長(行政事務)黎日隆博士信任下,Betty曾先後到校長室和校董會辦公室擔任助理及秘書,處理的事務層面也大為不同。她說:「當時正進行修章工作,校董會扮演橋樑角色與政府部門溝通,有很多文書工作都是由零開始。」修章資料涉及眾多法律條文,為求精確無誤,Betty常向專家請教,獲益匪淺。Betty很感激工作中曾提攜過她的每一位伯樂,「興幸工作中一關比一關難,自己才有機會從學習中成長。」

 

後來,Betty又被推薦到學院任職,此次的工作挑戰更大。「這次是跟學生打交道,我花了很多額外的時間去學習。工商管理是澳大熱門學科之一,學生選課註冊期間辦公室尤如打仗一樣,大家都忙得昏天暗地。」

 

同心協力「拆彈」

操勞加上工作壓力大,Betty身體曾經出毛病。「生病之後,我嘗試改變生活模式,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之間取得平衡。我慶幸有一班好同事,互相協調分擔,同心協力解決每個工作『炸彈』。而放工之後,我也儘量放下工作,與家人和朋友會面,聊天減壓。」

 

難忘學生媽媽求情

在澳大多年,有甚麼難忘的經驗?Betty說最印象深刻的,是擔任學院秘書時,一位內地學生與媽媽叩門求助。她說:「這位學生有太多科目不合格,成績再無改進將會被校方開除學籍。他的媽媽很憂心兒子前途,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況下,便來找我。」Betty代為向教授求情,學生獲允許重修某些科目。「我不時會打電話鼓勵他和了解他的學習情況,很開心見到這位學生的成長和轉變,看到他畢業一刻,真的非常感動。」學生的媽媽更專程來澳向Betty道謝,並送上感謝卡。「大學的教職員各司其職,用心用力,都是為了協助大學培育學生成才。」

 

打不死的澳大人

熱愛工作, 是Betty的同事和朋友對她的看法。在大學遷往新校園前4年,Betty調往人力資源部工作,專責處理住宿式書院人事規章制度的設立,與她一起共事多年的李俊傑(Leon) , 對Betty工作時的全情投入印象至深,更形容她是「打不死的澳大人」。他說:「星期一至日不分日夜都會收到她的電郵,甚至星期六日她也會返辦公室看文件。」

 

Betty 無愧是一位成功的現代女性, 她努力是因為她相信「態度主宰命運」。如今, 校園服務處(CS)是Betty另一大展拳腳的地方,對於未來的工作抱負,她說:「如何優化每一項的校園服務,令每位澳大人滿意,這是我工作上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