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澳大圖書館劉少榮展覽廳舉辦的「圖書館宣傳設計」展覽,不知你有否留意,原來展覽內的藏品,是副館長王國強博士多年來或因公或私人積累下來的部分收藏品。今天,就讓《澳大人》帶大家來一起分享王博士的多年收藏經歷……

王國強博士在香港讀完小、中學後,1982年到台灣輔仁大學攻讀圖書館學,畢業後先後於澳洲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廣州暨南大學、澳門大學、北京大學攻讀應用科學碩士、歷史學碩士、課程設置碩士及資訊管理學博士學位。那麼,他的收藏愛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讀中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收藏郵票,我就從郵票開始,慢慢再收集汽車剪報、旅遊介紹冊子,發覺(收藏過程)很有趣,能學到東西還能獲得成就感。」王博士的收藏範圍十分廣泛,除了這次展出的各地圖書館的宣傳品,還有各地研討會的文件夾、封套、明信片等等。

「收藏」是艱辛而緩慢的長跑,回顧收藏圖書館宣傳品的漫長旅程,究竟當初第一次是從哪裡開始邁步?「記得是在1987年底,我剛入職澳大圖書館,當時參加廣州中山大學舉辦的兩岸四地圖書館學者研討會。看見了一個印有中山大學禮堂的塑膠袋,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從此開始收集。現在朋友們都會笑我,每新到一間圖書館,都會爭分奪秒地收集那裡的宣傳紀念品。」再問王博士,芸芸眾多收藏品中,最難忘的是哪一件?他說是一套來自台灣埔里鎮圖書館的讀者卡,「這間圖書館每年都會邀請駐館藝術家、文學家,同時更推出印有藝術家照片或作品的借書證(讀者卡)。除了能宣傳圖書館的活動,也推動藝術和文學的創作風氣。這想法很有創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收藏之餘,王博士更不斷汲取靈感,將之運用於平日的圖書館工作。比如他見某間台灣圖書館把「撲克牌」概念引進推廣圖書館館藏及服務,用52張牌配搭出52種不同的館藏組合。受此啟發,他將此概念引入澳大圖書館,推出了一套澳大圖書館懷舊卡。設計有趣之餘,也令圖書館推廣工作更環保、更具針對性。

美國國會圖書館、紐約市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這些知名圖書館給王博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其理念更有不少值得借鑑學習之處,「比如人們參觀博物館,在禮品店的時間可能比在博物館裡更長,因為博物館裡的東西不能帶走,但禮品店裡的東西可以買回家。國外文創產業已發展得很成熟,不僅博物館裡,圖書館裡也有。」王博士說,圖書館其實不只是讓讀者借書、還書的地方,更應該關懷讀者、貼近社會,甚至帶動社會潮流。

王博士收藏小貼士

「收藏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興趣,因為你感興趣自然會特別注意某種收藏品,然後努力去了解它、學習如何收藏它,以及研究在哪裡可以找到這些收藏品等等。我一般都會先收集再整理,了解每一件物品背後的故事,儘量挑選有價值、有意義或很少有人收集的藏品。我現在每週末也會定期去逛逛舊書店等地方,看能否遇到喜歡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