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澳門大學中文系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北京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召開“楊義教授《文學地理學會通》”出版座談會,國家社科基金辦公室主任楊慶存,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詹福瑞教授,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所長陸建德教授、副所長高建平教授,澳大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教授,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鴻聲,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李今等眾多在國內外學界享有聲譽的專家學者均有出席。與會專家盛讚楊義教授是文學地理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奠基者和領先者。從《文學地理學會通》的學術分量和品質而言,都堪稱“文學地理研究第一書”。

中國的文學地理研究始於晚清,盛於當代,若干先賢提供了頗具啟發的思考和論述。楊義教授的《文學地理學會通》則提供了系統的文學地理學理論體系。在他看來,文學地理研究的根本在於使文學接上“地氣”,並進一步探討了文學與地理因緣的四種效應:(一)區域文化之間的“七巧板效應”,板塊色彩不同,不斷組合出新的文化分體特色與文化整體景觀;(二)文化層面剖析的“剝洋蔥頭效應”,互相間離而又包容,瓣瓣均可長出蔥翠的生命新葉;(三)族群分佈的“樹的效應”,根深葉茂,枝椏橫生,構成民族、家族文化基因的傳承、雜交、變異;(四)文化空間轉移和流動的“路的效應”,山回路轉,奇峰聳立,形成不同的文化中心與文化過程。這就是文學地理學的“一氣四效應”的基本原理,在它們交互作用下,形成生機勃勃的文化生命脈絡,以及氣壯山河的文化景觀和文化過程。

在此基礎上,《會通》一書系統分析了文學地理研究的十大命題,如充分關注少數民族文學在整個中華文明發展中的“邊緣活力”,確定《格薩爾王》等史詩為“江河源文明”的代表,剖析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所構成的“太極推移”結構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動力所在,巴蜀和三吳為太極的兩大“風暴眼”,前者是用武的關鍵——“誰得巴蜀,誰得一統”;後者是弘文的根基——“泰伯開吳”成為華夏入蠻夷、蠻夷歸華夏的文化共同體形成形態的傑出典型……諸如此類形象可感卻又發人深省的論述,足為中國文學研究注入全新理論視角,拓展出無限廣闊的空間。

與會學者高度評價了該書的方法論意義,稱讚楊義教授在諸多研究領域中的廣泛成就和宏大視野,稱他為“現代學術上的成吉思汗”。楊教授則謙虛表示自己更願意做“學術上的徐霞客”,登高山,涉巨川,使文學接上“地氣”,從學術角度盡情遊覽中華文化的千古風流和萬里河山。同時,他感謝澳大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為他的研究工作所提供的巨大支援,他將以文學地理學為媒介,深入考察先秦諸子學說中的文學地理因素,在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核心的領域開啟重繪文學地圖的系統工程。


如對上述資訊有任何查詢,請聯繫傳訊部新聞專員李小姐或鄧小姐(電話:(853)83974325),電郵:prs.media@um.edu.mo)或瀏覽澳大網頁www.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