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假期、重投校園的澳大同學迎來的首項任務,就是投入開學選科,大部份學生對大學選科系統均感到一些好奇,本期《澳大人》為大家探討箇中話題。

預選已滿足逾九成需求

目前選科流程分三階段:預選─開學前選科─開學後增/退選科目。彭執中教務長說,「預選是讓同學網上登記下學期希望修讀的科目,然後各學院按同學的需求及教學資源決定開多少個班。近兩年的數據顯示,各學院開班名額基本可滿足九成或以上的學生預選需求。預選後,註冊處用排課系統編時間表,把學生編排於不同班級,避免時間衝突。到開學前四天的選科期,同學因已於選科期前知道預選結果及時間表,若需加選或調整科目,可於此選科期內在網上申請,並即時知道結果。」

彭教務長又說,「開學首八個工作日是增/退選科期,學生仍有機會調整所選科目。校方是按年級順序(大四至大一)安排,一年級學生因安排在最後一天,有時會遇到無法選取心儀科目的情況。我們完全理解學生的心情,但這很難完全避免,因學校資源有限,並要兼顧不同年級的需求。」一旁的註冊處鄔嘉慧處長補充,「只要學生在預選階段登記申請科目,他們獲派主修科目基本上沒問題。但通識科及自由選修科則較難保證完全滿足學生的預選需求。」開學前選科結束後,學院會儘快將一些需求較大的科目加大現有名額或增加組別,讓同學在開學後可立刻增修有關學科。對於電腦系統的運作,彭教務長說校方也非常關注,「據大學資訊及通訊科技部(ICTO)查核,核心時段(09:30 – 18:30)學生分批登入的問題不大,主要是非核心時段內因全部學生均可登入,有兩天傍晚在一小時內流量遽增導致系統變慢,但ICTO已即時調整,而校方亦計劃今年投入更多資源,提高系統效能。」

修讀通識科時間有彈性

推出一年多的通識科,因部份科目有很多學生爭相選修,校方難以完全滿足需求,彭教務長分析,「低年級學生傾向先選讀較易的科目,如體育、音樂等,而把興趣較低的科目留到日後,這導致一些班次爆滿,一些班次又不夠學生。」此外,教學資源始終有限制,「比如體育和音樂課程要視乎場地,但目前體育、音樂室空間不足,很難完全滿足學生需求,希望日後搬遷至新校園,這方面問題得以解決。」對於選取某些通識科不成功的(特別是低年級)同學,彭教務長建議不用太擔心,因為通識科目基本上各年級都可修讀,若一年級選不到指定科目,二至四年級還有機會,現可選其他通識科及選修科。事實上,很多科目仍有名額。

大學教育應重均衡多元

彭教務長還指出,「當然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學生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作為教育機構,校方也希望同學能接觸均衡、多元的知識面,擴展視野,平衡發展不同範疇的學科。」何順文副校長表示,「澳大目前的選科機制希望體現高效率、公平,以及具備靈活性的原則,力爭在有限資源下儘量滿足學生需要。」他指出,目前世界各地的大學選科制度大致分成兩類,一類以(學生)需求來主導,一類以(院系)供應為主導,「香港UGC(政府資助)大學則一半一半,澳大目前偏向前者,但隨著不斷累積經驗及同學選課需求數據,過多一、兩年,我們希望在預選階段可讓同學選實科,及爭取預選後加快編妥承諾所選的科目、時間表、老師等資料,方便同學。之後校方也會考慮是否轉向以供應為導向的選科制度。」至於不少同學關心搬入新校園後的選科情況,何副校長表示,遷入新校區後,「場地硬件有所增加,比如課室、音樂或體育場館的空間更充裕;另一方面,電腦系統軟硬件的效能均會提升,如選科系統的處理能力將大幅增加,還有將來老師數量也會增長,開課數量自然也會增加。」日後,大學會不斷完善選科系統,更歡迎身為用家的學生多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