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澳門大學在人才培養、師資團隊、學術研究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整體實力穩步上揚。在研究策略上更形成了含括科技創新和人文社科領域的「3+3+3+3」研究戰略佈局,重點研究世界尖端學術問題、鼓勵跨學科合作,為推動學科的建設和研究的產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石。根據國際論文資料庫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WOS)顯示,澳大高端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數目由2007年的77篇增至2019年逾1,800篇,論文獲引用超過32,581次。澳大有八大學科領域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世界前1%行列,包括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精神病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科學總論。本文將介紹澳大這八大學科的卓越成就和影響力。

工程學

澳大的工程學一直注重學術研究以及科技創新,教研團隊在土木及環境工程、電機及電腦工程、機電工程等學科具有紮實的研究力量,創造了一系列的卓越成果。

澳門不僅是世界聞名的博彩旅遊城市,近年也以一批來自電機及電腦工程系和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研團隊,研發產出聞名世界的尖端芯片。澳大芯片論文在2019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發表量全球第二,僅次於Intel (英特爾),目前更已建成世界一流芯片測量平台。

澳大的機電工程機械研究涵蓋四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熱流體與能源工程;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先進材料與智慧製造和智慧屋宇裝備工程。智能機器人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安全監控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提升澳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水準,以科技創新助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機電工程系的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團隊最新研發「力傳感自動化微操作系統」,能夠自動在微納米尺度上操縱「微注射器」和「微夾鉗」,使細胞在注射過程中只受到最微小的力,大大增加細胞被微注射後的存活率,也大大減少對操作人員人手經驗的依賴及工作量,令微注射效果更為穩定和可靠。該機械人裝置項目,獲推薦頒授 「2018澳門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此外,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團隊的「基於多模態感知和數據驅動的工業機器人智能作業系統研究及應用」研究圍繞非結構化環境下複雜操作對象的即時感知,及工藝參數大數據搜集分析、挖掘和優化兩大科學問題,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機電自動化等新興技術,探索多模態深度三維感知關鍵技術,研究虛擬與現實場景大數據工藝優化及智能作業技術,以及開展面向複雜作業任務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驗證。此項目獲得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重點研發專項資助。

澳大的土木及環境工程的重點研究領域是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建築管理、環境工程和海洋環境與工程。科技學院於2019年成立區域海洋研究中心,旨在深入開展海洋環境與工程方面的學術前沿課題,推進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助力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長遠發展。中心結合澳門本地和大灣區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海洋多圈層動力與環境調節機制,濱海城市自然災害與工程,濱海環境治理與資源開發研究。中心成員獲批包括國家科技部和省部級重點研發項目在內的30餘項科研課題。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顆粒污泥高效污水處理系統、污泥資源化及高價值產品回收和工程電化學污泥處置技術、納米材料處理海洋軟土後的工程特性、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海洋工程地基沉降及穩定性分析等。申請發明專利12項,其中3項分別獲得中國內地、日本及美國授權,目前正在進行成果轉化中。另外也先後獲得國際水協(IWA)項目創新銅獎、GreenTech國際創意金獎、GreenTech國際環境技術LEKO低碳獎、世界Falling Walls Lab Hong Kong二等獎、香港工程師學會青年創新大獎等。

化學、材料科學

材料研究本質上是跨學科的,通常需要具有化學、物理學和數學的良好背景。澳大在化學、物理和材料科學領域匯聚了一支具跨學科背景、擁有強烈創新意識的菁英團隊,研究領域橫跨量子力學、物理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到技術(例如儲能電池,納米光電器件、高分子功能材料)等各實用領域,並非常注重與綠色能源相關的技術研究,旨在為世界面臨的能源和環境挑戰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在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取得了一批傑出的成果,主要包括混合有源濾波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鋅空氣電池、超吸水膨脹及超導電高彈性凝膠材料等。「新型超級水凝膠」的吸水溶脹性能更是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吸水能力高達自身重量的13,000倍以上。

現時研究院優先發展具有巨大市場應用前景的柔性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相關的電池儲能研究,同時擬搭建國際先進的納米生物光學研究平台,促進與大學腫瘤研究團隊的深入合作。加速碳量子點癌症免疫診療項目的研究進程,推進超表面光學特性研究,以及量子點發光材料與器件的研究等。研究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集成項目、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等資助,已開展70多個研究項目,發表SCI 期刊論文500多篇,國際學術影響力正穩步提升。

計算機科學

澳大計算機科學研究的突出優勢主要體現在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教研團隊在相關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以及頂級會議發表大量高端論文。

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全國唯一的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澳大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向:智慧傳感與網路通信、城市大數據與智慧技術、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城市公共安全與災害防治。實驗室團隊成員曾承擔多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項目,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及獲得和申請中的專利有數十項。其中科研項目「協同智能驅動的無人駕駛關鍵技術與平台」成功爭取成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重點研發專項資助計劃」,為澳門歷史上最大的單體研究項目之一,澳門首個自動駕駛載���������測試巴士平台將落地澳大校園,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的自動駕駛群體智能車載平台和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試驗基地。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技術正快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澳大高度重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在模式及圖像識別、分類、對像追蹤及識別等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卓越成績。此外還著力研究人工智能理論及算法、機器翻譯、智慧旅遊及博彩、智慧醫療等。數據科學重點研發項目包括生物醫學大數據、教育大數據、商業和傳媒大數據、多語言大數據、法律大數據、城市大數據、數據治理等的數據處理和應用。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中包含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澳大數據科學中心將透過數據分析及研究,協助發展特色金融產業。

藥理學與毒理學 

根據國際論文資料庫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WOS)顯示,藥理學涵蓋與藥理學、藥學、細胞和分子藥理學、藥物設計和代謝、藥物作用機制、藥物輸送、天然產物和傳統藥物、異生物質、藥物化學和臨床療法的作用機理;毒理學涵蓋涉及有害物質的分子和細胞效應、環境毒理學、職業暴露和臨床毒理學。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已開設藥物標靶與篩選、藥理與安全性評價、藥代動力學和代謝組學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等相關課程和研究。澳大匯聚來自全球的頂尖英才,建立了世界領先的中藥創新研究平台,在研究上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入前沿新興技術,進行藥物機理、毒理、輸送、代謝等領域的創新。

「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年度論文發表量穩步增長,全球學科影響力日益提升。同時,澳大注重該學科研究的高質量提升,以及相關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截止到2020年3月24日,澳大在 ESI 1%學科「藥理學與毒理學」,發表SCI 期刊論文763篇,總被引次數11,563次。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主要由中華醫藥研究院(含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健康科學學院兩個學術單位共同承擔。中華醫藥研究院致力中醫藥品質及國際標準研究、創新藥物研製、健康產品開發,以及參與制訂歐盟和美國藥典中藥標準,並在配方/經方製劑、國際化健康產品等方面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該院已建成全球頂級中藥創新平台,發表SCI期刊論文1,878(篇均影響因子 4.2,其中413篇影響因子>5)。

健康科學學院自2013年創院以來,在臨床醫學相關研究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尤其在癌症精準醫學、幹細胞與發育、衰老、神經及代謝紊亂、藥物開發 、數據科學、生物成像及納米醫學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健康科學學院已發表1,000多篇SCI論文,300餘篇在影響因子>5的期刊刊登,超過70篇文章在影響因子>10的期刊發表。包括多個知名期刊如《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等。7年來,健康科學學院為使澳大在臨床醫學領域進入ESI(10年間單位論文總引用次數)世界前 1%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精神病學/心理學

澳大精神病學/心理學研究方向主要由健康科學學院和心理學系兩個學術單位共同承擔。在 2020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學科排名(THE)中澳大心理學位列全球第97,亞洲第8位,是澳大排名最高的學科。心理學系教研人員每年發表論文在質和量方面名列亞洲前茅。

心理學系多位教授在國際知名心理學及社會科學期刊上發表讑文,並在15個有影響力的研究期刊任編委(平均影響因子在3左右),這些期刊包括《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健康心理學與行爲醫學》(Health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Medicine)、《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通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等。健康科學學院自2014年起,在精神病學相關的臨床研究、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研究等領域已在多個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發表了230多篇達到ESI指標的SCI論文,包括《柳葉刀》(Lancet)、《世界精神病學》(World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柳葉刀精神病學》(Lancet Psychiatry)、《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等。

社會科學總論

澳大近年在社會科學學科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不斷上升,議題不光包括緊貼時局,服務社會的政策研究,也包括在社會科學領域裡的原創性學術研究。澳大在教育學、經濟學、國際關係、傳播學和犯罪學等領域的研究備受國際關注。

根據 2020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澳大在「教育學」學科排名中居第101-125名,近五年發表SSCI論文數量增長102%。目前已在國際著名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教育研究評述》(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語言教學》(Language Teaching)發表多篇居於ESI 1%的SSCI論文。

澳大在「社會科學」學科中位列第301-400名,在「Quacquarelli Symonds(QS)」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澳大在「社會科學與管理」及「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中分別位列世界第451-500位和第401-450位。由社會科學學院教研人員主編的英文學術期刊包括《國情導報》(China Information)、《當代亞洲》(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亞洲犯罪學雜誌》(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話語,語境與媒體》(Discourse, Context & Media)以及《國際文化交流雜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新聞來源:傳訊部

媒體聯繫: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林祖兒 電話:(853) 88228022

電郵:prs.media@um.edu.mo

澳門大學網頁:www.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