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人》


可以因為一句話,造就一個人才;亦可以因為一句話,留給人一輩子的陰影。那麼,我們在與人相處交流之中如何儘量在說話時能拿捏分
寸,少放狠話?


學習忍一時之氣
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曾受過語言傷害。對於馬萬祺羅柏心書院導師梁青寧博士來說,最傷人的話莫過於“別人無情地否定、忽視你的努力,哪怕你已經是儘力而為。"數年前,他和朋友在短時間內策劃了一場盛大的慈善晚會,過程出現了許多預料之外的困難,但最終活動還是順利舉行,而且參與者都盡興而歸。事後,大家都在開心慶祝時,卻聽到一位沒參與籌備的捐贈者兼朋友說:“沒看見你們在用心做"、“我個人覺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這些話讓他當下情緒很低落。

 

“覺得朋友當時在鑽牛角尖,抹殺了大家的努力。"梁博士沒有即時作出反 駁,而是先讓自己的情緒平復,然後再找機會問友人具體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在聆聽清楚後再逐一交代細節和箇中原因。“當友人聽完後,開始認可我們的工作,並就當天的發言道歉。"在這件事上,梁博士領略到情緒管理很重要,不可當面衝突,還要保持正面的思考,作出及時和有效的溝通,消除雙方誤解。他常跟學生分享這人際交往的經驗,“書院作為學生第二個家,他們每天都會跟來自不同背景、文化的同學在同一空間下成長,因此說話時要以互相尊重和諒解為前提。"

 

言語是一把刀
“關你咩事!"隔了數年,就讀教育學院大一學生洪瑄粗還是覺得這句話份外刺耳,因為他從沒想過友人會這樣回他,一位他到現在還稱兄道弟的同學。他記得當天看到友人扒在書桌上,異常的沉悶。“這跟平常的他有點不一樣,感覺他在煩惱些甚麼。他雖然本身很寡言,但喜歡跟我聊心事,我覺得我跟他很熟。"於是,他直接走近友人座位,問他:“怎麼了?"卻沒想到換來的是一句“關你咩事!"。“我很尷尬,因為他的聲音比較大,周圍同學也不少。然後,我紅著臉說了一聲‘好吧',就走了。"

 

事後第二天,洪瑄粗重新去找了友人。“他沒有提起這件事,我也沒有。最後就不了了之,冷處理算了。"然而他那一天心裡卻很難過,作業都沒寫進去,“可能當時是高中生,內心還是比較敏感吧。"至於當天友人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洪瑄粗沒再敢當面問他,只是從側面打聽到,“他似乎因為作業沒寫好,被老師說了一頓。"這件事沒有打翻他們友誼的小船,後來還是像原來的一樣。可是到了現在,洪瑄粗還是想問這位友人:“其實當天你說的這句話很傷人,你知道嗎?”


打破惡言的循環
對於語言傷害的普遍存在,澳大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教授李德指出,歸根究底,這與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在傳統華人社會的育兒模式,大多還停留在包括‘責罵'在內的專制型教養方式對待子女,要求子女聽話;有時,父母在言語之間,甚至會夾雜具威脅性(不做這個就沒飯食)、冷嘲 熱諷(這樣做很笨)的信息的指令,沒有太顧慮子女的內心感受。"他說:“這樣帶有攻擊性的人際相處方式相處的地位不平等,會潛移默化下一代,讓他們認為在朋輩相處中,也會透過言語的傷害爭取想達到的目的,或挖苦別人來達到娛樂的效果。"

換言之,孩子這樣成長會從受害者變成施害者,不懂處理朋輩的相處。李教授也有學生因感情破裂而演變成孩子氣的謾罵。要打破惡言相向的“倒模"循環,李教授認為“應從父母或自己著手,去主動意識及認識到言語中的責罵、威脅、嘲笑,會令孩子日後造成難以評估的傷害,因此需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最後,李教授建議學生多上有關家庭、兩性關係、或心理健康的通識課,嘗試學習解開那埋在內心深處言語上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