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滿珍紀念書院(MCMC)熱情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為他們提供豐富機會,體驗全新的異地生活。書院在2014年秋季迎來首批學生,創院院長Kit Thompson教授語重心長地囑咐學生,書院對他們的關心遠不止於學業成績。時至今日,這句叮嚀言猶在耳,而其關懷學生的理念更在書院學生領袖團隊的工作上得以延伸。書院始終關懷每一位學生,並全力協助他們克服在澳門因文化差異所遇到的問題和挑戰。
創院十年   開啟新的篇章
2022年秋季,教育學院的張國祥教授履新MCMC書院院長,帶領書院翻開新篇章。張院長提出一系列創新和改革的舉措,強化了書院的特色、文化和表現,倡導書院全體師生成員踐行三大美德:求真、至善、臻美。以成立十周年為序幕,MCMC進一步優化其使命和願景,舉辦了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成立十周年紀念、第八屆畢業生畢業晚宴等。
MCMC始終堅持讓學生們學習不同風俗、傳統和價值觀,從而拓寬視野、深入理解世界。這種文化多樣性,正是MCMC最寶貴之處。書院更通過體驗式學習活動、學術研討會以及其他書院活動,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寬廣胸襟。
許多國際學生將書院視為「第二個家」,在MCMC蓬勃發展的「英式家舍制體系」中建立歸屬感。書院設有五個家舍,學生入學時獲分配到其中一個。每個家舍位於不同樓層,並以澳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景點命名,打造充滿書院五大文化特色的豐富活動,促進學生的互動與交流。
多語環境培養多元技能
在張院長的指導下,每個家舍都設有專門的舍長,如同「代父母」般照顧舍員。其中,Camões House以語言和文化多樣性為特色,由副院長Manuel Noronha博士擔任舍長,帶領書院助教(RTs)和書院助理(RAs)等學生領袖,同心協力幫助舍員。
這個學年(2025/2026),健康科學學院的博士生Stephanie Andaluz和社會科學學院的碩士生Gabriela Silva被招募為Camões House的助教(RTs),他們協助新舍員建立聯繫,同時提供學術支持和關顧服務。此外,Tatiana Muniz Rodriguez、Kimberley Cordes、Cecilia Caturra、馮壅沁、歐陽喆鑫和李熙玥共六位同學獲選為書院助理(RAs)。他們組成充滿活力的團隊:憑著一己所長,積極奉獻,為舍員謀福祉,關注食宿等書院生活細節。
學生領袖們提供無條件的支援,幫助舍員勇敢邁出舒適圈,應對陌生環境中的挑戰。對於不善社交的學生而言,RTs和RAs是他們的「強大支柱」,引導他們培養韌性與自信。
簡而言之,多語背景組成的學生領袖團隊,能有效協助學生發展其他寶貴的軟技能,如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因此,每一屆新生(包括再度入駐書院的高年級學生)都份外珍惜書院生活,積極投入新環境、結識新朋友、開發新視角,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長遠基礎。
搭建跨越國界的橋樑
在MCMC,我們將國際學生成員視為其祖國的推廣大使,鼓勵他們發揮跨文化溝通橋樑的關鍵作用,緊密聯繫全球社群。
書院營造了具包容性的學習和社交環境。當國際學生來到澳大,他們亦期望深入了解澳門乃至全中國,並與本地及內地學生交往。因此,學習融入另一種文化、語言甚至風俗,無疑是寶貴的專業技能。
回首來時路,將校園社區打造成國際學生能夠完全融入的學習和社交環境,對所有人均有裨益。對本地學生而言,尤其是沒有計劃參與海外交流的學生,他們唯一的跨文化交流體驗,可能就是在MCMC與國際學生互動。
具備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校園社區,能讓所有學生平等地受歡迎和融洽相處。他們得以逐漸學會種族包容、促進認知成長,減少偏見或過去因刻板印象造成的錯誤觀念。
MCMC致力為每一位成員打造平等空間,從而促進社會融合與認知提升,並培養全球化思維。這種氛圍奠定良好基石,讓學生得以通過各種啟導計劃活動加強歸屬感,包括體育類的足球、排球、Kizomba和Capoeira舞蹈課;每周烹飪交流會;本地遊覽活動以及其他體驗式學習機會。這些活動連結了新生與高年級學生,也有助他們建立學術技能、社交與情感健康、領導力發展以及身份認同。
關注美德培育   回應國際學生所需
除了學術求真,書院更貫徹至善、臻美的美德教育宗旨,一個重要體現便是MCMC持續關注和跟進國際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國際學生不僅要適應陌生的學術環境,還需同時應對語言障礙、文化衝擊、思鄉之情、經濟壓力及新面對的自主獨立等帶來的挑戰。有見及此,書院除了確保良好的學習和社交環境,更深入發掘潛在的隱性個案。MCMC駐院職員和學生領袖都曾接受專門培訓,以便及早協助有需要的學生。此外,MCMC最近亦與澳大學生事務處達成合作,特別聘請葡語心理輔導員,以幫助來自葡語國家的學生。
最後,滿珍紀念書院大力鼓勵所有成員秉持策略性和全面性的方針促進國際化發展,明確表示:書院為國際學生打造包容的環境,同時推進學生的學術目標、跨書院共同課程、國際合作及師資發展。此外,部分非駐院導師和教員積極參與書院的內部導師培訓計劃,通過學術支持、研討會以及全書院的混合式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引導和幫助。
作者簡介
Manuel Noronha 是澳門大學滿珍紀念書院的副院長。在加入書院之前,他曾是澳大英語語言中心高級講師,為本科生教授各種英語課程以及公眾演講課程。此外,他還在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教授專門英語課程。2011年,他獲得聖若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向為澳門葡語的語言演變,並聯合撰寫了多篇相關領域的學術文章。同時,他對科技輔助語言學習(TALL)和電子輔導(E-Tutoring)極具興趣,並在多個國際會議上廣泛發表演講。
洪盈惠為澳門大學滿珍紀念書院導師,擁有澳大學校輔導碩士學位,目前是澳大教育博士候選人。作為澳門的專業社工,她在學校輔導方面擁有超過15年的豐富經驗,專注於職涯發展、心理健康推廣和生命教育。
文 : Manuel Noronha、洪盈惠、編輯部
圖 : Manuel Noronha、洪盈惠
來源:《澳大新語》第32期
「書院發展」為投稿欄目,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澳大於2010年引入住宿式書院系統。書院作為多元文化與多元學科融會貫通的知識整合學習平台,致力培養學生具有公民責任心、全球競爭力、知識整合能力、團隊協作、服務與領導、文化參與和健康生活的七項勝任力。
住宿式書院系統網站:https://rc.um.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