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人》

網上購物近年漸趨普遍,不少年 輕人貪網上貨品選擇多,價格便宜和購買捷。本刊最近針對澳門大學學生的網購現象做了一項網上問卷調查,在回收的278份問卷中結果顯示,逾七成澳大學生每月有網購習慣,每月購買最多超過6次以上,反映學生網上消費的現象極為普遍。

最瘋狂的一次
傳播系傳播與新媒體碩士生姜美君的網購經歷大約始於10年前,她認為網購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方法去選購產品。姜美君過往網購最瘋狂的一次大約在三年前,那次一共就花費了約6,000澳門元,「但到貨後,發現品質跟商家描述有出入,只好將那些較差的貨品轉贈給別人,有些就直接丟到垃圾桶。」

根據本刊所做的問卷調查,有網上購物習慣的澳大學生中,有27%的跟姜美君一樣,直接將不滿意的網購貨品連同包裝當垃圾棄掉。姜美君直言之前幾年從來沒有想過網購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直到半年前,她在網上選購了一個機殼,貨品到來時令她大為驚訝。巴掌大小的機殼居然用布包了三四層,再纏上了一層又一層的膠帶,外面還有一個大盒子,「一個僅十元的手機殼其實真的沒必要為了搏取買家好評而過度包裝。」這次的經歷讓姜美君意識到原來當自己按下購買鍵的同時,一場因網購造成的生態污染也隨之降臨。自此她開始意識到要減少網購的量,「我現在會選擇需要而非想要的產品,不想造成浪費和污染。」

最大吸引力
根據問卷調查,30%澳大學生每月平均網購三至五次,15%的澳大學生每月網購超過六次以上。工商管理學院大二學生梁獻丹平均每週網購一次,主要利用堂與堂之間或等巴士的零碎時段去瀏覽和選購。「網購流行起來後,我去逛街買東西的次數減少了,但花在電腦前或滑手機的時間卻增加了。」網上貨品繁多,格價耗時,梁獻丹一星期大約要花上近兩小時去選購,她說:「網上貨品琳琅滿目兼便宜,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吸引力。」她最經常買的是服飾和日用品,有些會一次過買足半年用的量,「不過也因為這個網購習慣,令到宿舍各個角落經常塞滿物品。」

過度包裝
網店為了保證貨品抵達買家手上時沒有任何受損,於是將紙箱層層包裹,膠帶纏了又纏,而絕大部分纏了膠帶的快遞材料都沒法有效回收,需要幾百年
才能在大自然中被完全降解。

當拆掉包裝後,很多年輕人會像姜美君和梁獻丹一樣隨手就把紙箱膠帶丟到垃圾筒,只有部分有環保意識的買家才會把垃圾分類處理。梁獻丹直言收過不少過度包裝的貨品,她也開始意識到網購所帶來的生態災難,「以往我買了先算,很少考慮污染的問題,但見到包裝一次比一次嚴密,加上經歷多次買到跟賣家描述不符的產品,現在會經常提醒自己減少網購次數。」

理性消費
社會學系犯罪學與刑事司法碩士生丘定川也有網購的習慣,但他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消費者,「我會視乎需要而去買,現在一些消費者,只要有折扣優惠就不經思考下單,然後買回一堆計劃以外的東西。」

丘定川本科修讀澳大的社會學,在最後一年修了一門社會學系副教授呂家玟的消費社會學的課,對年輕人包括自己在內的消費心態和行為多了一層認知,「網購已成為一個群體現象,背後有人為操控,而且通過各種宣傳手法,例如創造一些吸引力的詞語,令你覺得消費是好事和有榮譽感,從而刺激年輕人不斷去購買。若果我們不認清這些背後操作的手腕,就會輕易被商家牽著鼻子走,結果就導致過度消費。

網構的成因
極少網購的呂家玟教授訪問時笑指自己是現今社會裡的「外星人」,平時最愛逛小店買地道特色貨品,她說這是撐小店和支持社區發展的方法。對網購已成為普遍的現象,她說有其結構性的原因,「這是政府跟科技業、金融業、物流運輸業和買家賣家一起合作配合造成的結果。但為甚麼偏偏網購是發生在這個年代?這麼多年輕人熱衷網購,原因是甚麼?」她以往專門針對這些問題做過研究,「我們很多研究發現,經濟不景氣,年輕人失業率高時,社會向上流動不容易時,非必要型消費反而會增加。原因是你沒辦法積累財富,不能買車買房。當對未來覺得不確定時,只能買其他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

呂教授認為年輕人很難抵抗網購的誘惑,她說:「若有人能設計一個App,在下單前可以計算購物背後所花的成本,譬如買家的可支配收入、搜索時間和環境污染等社會成本,以及囤積物品所需的空間成本等計算出來,結果可能你網購的東西其實並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