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大人》

在狹窄簡陋的課室裡,擠了80多位居於深山的小學生。他們抱着既好奇又殷切的心,目不轉睛地望著投影在牆上的PPT,複述從澳大傳來的英文單詞發音。這堂英文課是由呂志和書院師生一手一腳籌備,運用視頻對偏遠山區的學生進行義教,令學習不受距離限制。

賦予適齡學習的機會

是次遠程義教的對象是四川涼山李子鄉小學,為一所民辦學校,教學資源落後,英文師資匱乏,因此學生的英文水平一直處於零。「因為偏遠山區而無法接受正常、平等的教育,某程度是一種剝削,想到這裡,就有一股執教的衝動。」金融及商業經濟學系的大三學生付佳是義教小老師之一,她認為在課餘付出一些私人時間和精力,就能換取小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第一次在屏幕上看見孩子們感到很興奮,他們的學習態度非常積極,常主動回答問題」。另一位義教小老師、教育學院英文專業的大二學生李悅華為營造輕鬆的學習氣氛,經常在堂上會播放英語電影和音樂,使學生感受外語文化。

原來沒想像中容易

遠程義教的開展也並非一帆風順。李悅華表示,由於山區網絡接收不太穩定,而且網速相對較慢,講了一句說話,要等一兩秒影像才轉送到學生,然後再要等學生回應,影響了互動的氣氣,也因此令課時須延長。在採訪期間,因為山區訊號故障,整堂課要取消,義教小老師們臉上不禁露出失望的表情,怕影響到既定的教程。呂志和書院導師褚彩霞博士說這也沒辦法,這也是遙距教學的局限性。

敢於嘗試 不斷完善

上學期最後一節遙距課,記者再次去到課室拍攝他們的上課情況。課後,小老師們熱烈地在做著檢討,思考究竟這門課程對當地學生意義有多大?學生掌握到的知識又有多少?她們不敢肯定,只是相信有更多進步的空間,下個學期會製定更具操作性的教程表以及適用的英語教材等。她們計劃今年暑假到訪當地,親身與當地小朋友接觸,突破只在屏幕出現的局限,瞭解更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聆聽當地老師的意見,為課程作出修正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