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愛因斯坦年,澳門大學科技學院早前舉行了學術講座。

本月十四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明與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教授朱詩堯應邀專程到澳門大學訪問,澳門大學校長姚偉彬和副校長馬許願先後會見他們並向他們介紹了澳門大學二十多年發展歷程以及目前進行的科研項目情況。在澳大科技學院舉辦的學術講座上,兩位來訪學者分別作了題為“基礎研究的樂趣”和“愛因斯坦與中國及R. Glauber在中國”的報告。

李家明也是第三世界科學院院院士,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任教並在清華大學原子分子納米科學研究中心兼職。他長期致力於原子、分子激發態結構和其動力過程之基礎研究,他所探索的物理世界的美妙以及他參與的國家八六三計劃項目中激光聚變裝置“神光II”的神奇魅力給與會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詩堯還是美國光學學會資深會員。他在座談會上援用的剪報史料表明,愛因斯坦獲得的1921年度諾貝爾獎直到1922年11月才有正式決定。當年愛因斯坦從香港乘船到達上海的時候獲知這個喜訊,瑞典駐上海總領事親自到碼頭迎接他。R. Glauber是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詩堯與他有密切交往,講座上介紹的名人軼事引起聽眾濃厚興趣。據信,R. Glauber有可能在不久將來造訪港澳。

今年是聯合國大會決定的“世界物理年”,也是許多國家直接命名的“愛因斯坦年”。就在一百年前,26歲的愛因斯坦相繼發表了5篇開創新時代的論文,創造了物理學的奇跡,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今年全球紀念這位偉人,是為了弘揚科學文化,激勵年輕一代的創新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