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籌劃的「數碼共融」住戶問卷調查,昨天(6日)公佈初步研究結果。調查顯示,澳門整體的「數碼共融」指數為0.44,即社會上獲取資訊的社群差距比較大,值得社會多加關注。調查又發現,在各個弱勢社群中,以長者得分最低,其次為低學歷中年家庭主婦、殘障人士和長期病患者、以及單親人士。另外,低收入家庭兒童和新移民的得分較高,顯示在獲取資訊方面的差距並不十分明顯。

「數碼共融」住戶問卷調查的記者招待會在今天下午四時在澳門大學舉行,研究小組成員孔寶華博士、余永逸博士、蔡幸強博士、和陳建新博士公佈了調查的初步結果。研究小組表示,該調查在今年七、八月間以入戶方式進行,訪問對象是年滿10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調查共完成了1,861份個人問卷,是迄今澳門就有關「數碼鴻溝」現象所作出的最有系統和最深入的研究。小組指出,在數碼化的年代,社會、經濟、政治及政府的活動不斷引入資訊數碼科技元素,電腦和互聯網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根據國際電信聯盟及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於2006年的聯合調查結果,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澳門在資訊數碼科技以及電腦、互聯網使用的普及情況名列第十五位。這顯示澳門整體社會在獲取和應用高新資訊數碼技術已達世界的前列。

研究小組表示,當社會不斷朝向高新科技應用和發展的同時,並不是每位市民都擁有相同的能力和機會使用相關的技術。假若社會裡有部份市民未能掌握相關技術和使用機會,就可能會造成資訊貧富懸殊的現象,亦即出現了「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

小組指出,當社會越來越倚重資訊數碼科技並視這些技術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網上資訊,電郵,網上銀行、網上交易、電子政府服務等,部份人士則可能由於對相關科技的掌握程度較低,未能得到有效的服務和公平的機會,而成為所謂「資訊貧窮」的一群。故此,社會在推動資訊數碼科技應用和普及的同時,不能忽視「數碼鴻溝」的現象,而應注視那些不能有效使用資訊數碼科技的一群,並予以協助,使他們能掌握這些技術和使用機會,從而建構一個公平、和諧、和平等的社會。

是次調查研究的「數碼共融」指數由數個次指數組成,分別量度(1)個人是否能有機會接觸數碼科技的設備,(2)個人是否擁有資訊數碼科技的知識,(3)社會上所應用的資訊科技是否符合個人的需要,(4)個人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購買和獲取數碼科技的設備。研究小組以非弱勢人士作為一個參考指數並設定為1,假若弱勢人士所得的「數碼共融」指數亦等於1,即代表弱勢和非弱勢人士在使用資訊數碼科技上並不存在任何差異。如果弱勢人士所得的指數等於0,即表示弱勢與非弱勢人士的數碼鴻溝處於兩極化。若以0至1差距之一半,即0.5作為分界線,指數高於0.5可視為社會的數碼鴻溝較細,相反低於0.5則可視為社會的數碼鴻溝較大。而澳門整體的「數碼共融」指數為0.44,即是在較大的一方。

在各類弱勢社群中,以長者的「數碼共融」指數為最低,只有0.22。調查發現,長者不論在接觸電腦和互聯網方面、本身的資訊科技知識及可應用資訊科技的範圍上,都與非弱勢人士有很大的距離。其次,低學歷中年家庭主婦的總指數也較為低,只有0.31。在各項的指數中,尤以使用性指數特別低,顯示低學歷中年家庭主婦較少使用電腦和互聯網,應用的範圍也較窄,她們的相關知識、接觸和應用電腦、互聯網的機會也較為貧乏。殘障人士和長期病患者、以及單親人士的情況與前者相似,他們的指數分別為0.35和0.36。相對而言,新移民和低收入家庭兒童的「數碼共融」指數較高,分別為0.75及0.86,與非弱勢人士的差距較少。可以說,他們並未因家庭的經濟問題,而影響他們接觸和使用電腦和互聯網的機會。

此外,是次調查亦有觸及不同社群在使用電子政府網上服務方面的差異。調查發現,總體受訪者對政府網上服務的使用率並不高,其中尤以弱勢群體為甚。受訪者對澳門政府網上服務的滿意度只在中等水平,而非弱勢人士對政府網上服務的評分亦較弱勢群體為低。這可能與非弱勢人士較多使用政府的網上服務,因而對其有相對高的要求有關。

研究小組表示,完成今次調查的詳細分析後,明年會進入研究的第二期,並會以焦點團體及深入訪談形式,重點研究弱勢社群所面對的困難和障礙,以期探討解決的方法。小組亦計劃明年在澳門舉行一個地區性會議,以提供一個交流平台,讓有關學者發表對華人地區數碼共融的研究,並共同商議面對的問題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