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澳門大學銀禧紀念,澳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誠邀國際知名華裔橋梁專家鄧文中教授,於2006年6月2日下午4時於澳門大學文化中心舉行「傑出學者講座」,演講主題為創新、穩妥和美觀-橋梁工程的基本原則。

鄧文中博士,1959年畢業於香港珠海書院土木工程系,1965年獲德國達姆城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舊金山林同棪國際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和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榮譽會員,亦為中國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的名譽教授、名譽工學博士和名譽文學博士。

鄧文中博士是一位結構工程師,其主要工作包括橋樑工程、房屋建設及其他類型的建築結構工程。他先後在世界五大洲擔任並參與了百餘座大型橋梁的設計、施工和監管工作。世界上十分之一、北美五分之一的斜拉橋都是他設計的,其中包括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德國的“格尼橋”(1965)和“紐安坎橋”(1967);世界上第一座採用“水平節段法”施工的大橋—美國的“丹尼溪橋”(1978);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開合橋—美國的“西西雅圖開合橋”(1990);世界最大的自錨式懸索橋—美國三藩市的跨海大橋;以及加拿大的“安納斯橋”和韓國470米跨度的西海大橋(2000)。

此外,鄧博士也非常關心祖國的發展,大紐約地區的香港回歸慶祝會上他和楊振寧共同擔任榮譽主席,他是中國旅美科技協會的榮譽顧問、華人運輸協會副主席。他認為中國現在建設事業的大發展,必須吸取別國的經驗、避免重犯別人的錯誤。為此,他在中國大力介紹別國的先進的橋樑規劃、設計及建造方法。應鐵道部、交通部邀請,他先後參加了南浦橋、楊浦橋、虎門橋、武漢長江二橋、銅陵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廈門海倉大橋、廣州鶴洞大橋、武漢長江三橋、蕪湖長江大橋、零汀洋大橋、海口世紀大橋等多座大跨橋的決策、諮詢、設計、審核工作,並參加過寧波招寶山大橋等橋樑工程事故處理的諮詢工作。

鄧博士在工程界之貢獻良多,為他帶來‘鄧氏日不落橋’之美譽。鄧文中博士數十年來獲得的獎項累計有工程獎、設計獎和榮譽獎等,紛紛難以枚舉。鄧博士更於1999年榮獲國際權威的建築工程界雜誌“Engineering News Recording”選為近125年 (1874-1999) 建築工程界125位元最具貢獻的人物之一,鄧博士更是四位入選華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其餘三人分別是貝聿銘、林同棪和林作砥。

是次講座對外開放,屆時鄧文中教授將以中文闡述多年造橋心得,歡迎有興趣人士參與上述講座。如欲留座,請致電3974354,與廖可欣小姐聯絡或瀏覽澳門大學網頁:http://www.umac.mo。

是次講座由澳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主辦,該系成立於1989年。經過十多年發展,在教學和科研上已取得長足的進步。為配合澳門社會高速發展,對工程品質控制工作的需要,土木系於2003年設立了工程檢測中心,為澳門建築界提供專業服務,同時也提供渠道,讓學生在畢業前,多有機會接觸實際工作和大型基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