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最近進行了一項有關本科生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約有47%的學生目前沒有運動;而在生理、心理、獨立、社會這四個維度中社會維度得分較高;影響健康的主要三大因素為學生的食慾、應對學習的體力以及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滿意度。

研究從健康的完整意義出發,對不同背景的澳門大學本科學生的生理、心理、獨立性和社會維度進行綜合考量,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健康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從而為學校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提倡健康的生活模式,提供參考依據。對象按照學院及學系,隨機抽取20%的澳大全職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共870名),實際共發出問卷690份,回收有效問卷689份。

研究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簡明測定量表,並結合澳門大學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五級Likert式健康調查問卷。問卷包括健康狀況的問卷調查,其中有生理(五題)、心理(六題)、獨立性(三題)、社會(三題)四個維度,綜合一題(自評百分制健康得分),合共十八題;另外問卷還調查了生活方式(運動、睡眠、煙酒習慣)及背景資料(性別、年級、生源、學院)。自評百分制得分是受訪者綜合考慮上述五個維度後,給出的生活品質的自我評估分數。

研究結果顯示澳大學生在運動方面不活躍,約有47%的學生目前沒有運動;而睡眠狀況方面,學生在上學日的睡眠時間約為6小時,非上學日的睡眠時間為9小時.本地生的睡眠時間比非本地生為少,大三學生的睡眠時間最少;澳大學生的吸煙及酗酒情況不算嚴重,只有3%有酗酒問題。在生理、心理、獨立、社會這四個維度中,澳大學生得分最高的是社會維度,最低則是獨立維度,綜合自評健康百分制得分為72.17±15.40分。

與相關研究比較,澳大學生獨立維度得分較低,社會維度得分較高;自評健康百分制得分也高 (70.61±12.47分);與廣州或華北地區大學生比較,心理、獨立維度得分較低,社會維度明顯得分高;澳大學生自評百分制健康得分高於 (57.1±18.33分)或接近內地大學生(72.41±14.62分)。不同地區大學生生活質量差別產生的原因可能與不同地區文化差異、量表使用有所不同等因素有關。

在綜合自評健康百分制得分中,非本地生得分比本地生高。就年級而言,得分最高的是大一,而最低的是大三。至於影響健康的主要三大因素為學生的食慾 (心理維度)、學生是否有充沛的體力應對學習 (身體維度)以及學生對自己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滿意度 (獨立維度)。

就研究結果,澳大在校內已推出一系列宣傳健康訊息的活動,當中包括在本週舉行的“健康大學週”期間免費開放校內體育館之健身房供學生及職員使用;鼓勵學生養成每週進行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體力鍛煉;在大學餐廳推行健康餐單,提高學生飲食中的營養水準等。